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高温少雨致土壤缺墒 专家为农田抗旱支招!

高温少雨致土壤缺墒 专家为农田抗旱支招

时间:2025-08-08 12:12:58 来源:万夫不当网 作者:探索 阅读:945次

高温少雨致土壤缺墒 专家为农田抗旱支招
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2-08-18 09:18:37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根据土壤墒情监测,高温目前重庆市土壤耕作层达中度干旱等级,少雨墒专其中,致土支招黔江、壤缺巴南等15个区县土壤干旱达到重旱等级。农田8月17日,抗旱科技日报记者从2022年重庆市高温抗旱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一情况。高温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,少雨墒专安徽、致土支招湖北、壤缺陕西等省份的农田部分地区近期也曾出现土壤缺墒。

  何为缺墒?抗旱墒情被分为五个等级

  “墒是指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,土壤湿度的高温情况也叫墒情。”重庆市水利局水文总站科长黎春蕾表示,少雨墒专墒情是致土支招旱情的重要监测指标,主要反映土壤含水量的情况。

  根据土壤相对湿度,墒情被分为五个等级: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%为过湿,湿度在60%—90%为适宜,湿度在50%—60%为轻度干旱,湿度在40%—50%为中度干旱,湿度在30%—40%为重度干旱。

  “我们在全市设有200多个监测站点,最早在7月11日预报出现轻度墒情,8月以来墒情逐步加重。”黎春蕾表示,缺墒的核心原因是缺乏有效降雨、高温持续时间长,导致土壤蒸发量逐步增大,土壤含水量降低。

  据了解,重庆自7月1日以来,气温显著偏高、降水明显偏少,9个区县最高气温打破当地历史高温纪录,累计降雨较多年同期偏少6成,尤其是8月以来较多年同期偏少9成,已导致33个区县、88.1万人受灾,因旱需生活救助30万人。根据监测,67.9%的土壤水分观测站耕作层已达中到重旱。

  “缺墒就是干旱。”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谢德体表示,如果持续重度缺墒,则可能形成农业干旱,如果干旱持续时间特别长,就有可能导致作物产量降低,甚至绝收。

  面对缺墒 除了下雨还有这些办法

  “解决缺墒地最好办法就是补水,不过在持续高温不降雨的天气下,考验的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。”谢德体表示,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帮助农田在水多时迅速排出多余的水,需要水时及时地输送。标准化农田建设是通过改大、改水、改路、改土,建成宜机宜耕、能排能灌、高产稳产、旱涝保收的现代化农田,也有助于在高温干旱时农田保墒抗旱。

  “我们经过查看发现,持续高温干旱对重庆水稻等主粮的影响不大。”农业农村部派往重庆指导高温干旱保秋粮的科技小分队队长、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陈昶表示,重庆的水稻收获时间较早,同时得益于重庆的水利设施建设,即使晚一点收割也有灌溉用水保障。目前,受影响比较大的是蔬菜、柑橘等经济作物。对此,小分队已经给予了保墒、防晒等方面的指导,当然最能缓解墒情的还是降雨。

  “总体上讲,绝大部分地区能够维持供需紧平衡,但局部存在供水短缺。”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任丽娟介绍。目前,重庆受干旱影响供水的41.5万人,供水总体有保障,通过管网延伸、新建水源、送水、分片轮流供水等方式解决。在农田灌溉上,充分发挥153处中型灌区和2442处小型灌区作用,累计农业灌溉用水6.29亿立方米,灌溉农田436.6万亩。

  “根据最新气象资料,8月30日—9月1日和9月8日—9月9日,重庆有较明显的降温降雨过程,高温天气将逐步缓解。”重庆市气象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杨智介绍,本月25号前后有弱的降雨过程,高温有所减弱。全市266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、107门高炮、96台火箭和近600名作业人员已经做好人工增雨的准备,一旦有作业时机将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降温作业,缓解高温干旱。


(责任编辑:百科)

相关内容
  • 1500萬在北市找什麼房? 一表看民眾買房多委屈|天下雜誌
  • 比咖啡、麵包更抗經濟衰退  Krispy Kreme母公司:就靠寵物醫療了|天下雜誌
  • 数据控:休赛期巡礼之雄鹿 字母哥将成最大期待
  • 末日博士:股市可能再腰斬|天下雜誌
  • 卖汇源,赚大钱!汇源易拉罐大果粒果汁撬动大市场,等您代理!
  • 全州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
  • 《数码宝贝物语:时空异客》新预告 10月3日上线!
  • 永丰镇:漆韵润童心 护苗绘晴空_
推荐内容
  • 揭东玉湖邻近学校“撤点并校”,教育搭桥化解“百年旧隙”
  • 果然凶猛!十一前的晚高峰旅客队伍蔚为壮观
  • 山朦胧水朦胧鹭岛诗画中 春雾笼城的美景成市民热议话题
  • 考核若不达标“车证”将被注销 厦门首创网约车退出机制
  • 老品牌:李子园甜牛奶,经销商抢占市场就靠它了!
  • 醞釀15年、砸2.4兆元 迪士尼超越Netflix直登串流霸主|天下雜誌